美文 | 中国最美的十首现代诗极道鬼魔更新好慢,美醉了

发布时间:2018-07-26 16:00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你对他哭他也对你哭


1.《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创作于1928年11月,《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新月诗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康桥,即为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922年,徐志摩曾游学于此,这是诗人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那时候的徐志摩,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是诗情激荡的岁月,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内心的激荡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秀丽的景色里。

第2页 /(共10页)

徐志摩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别康桥》,可能是学生时代朗诵的最多的一首诗, 只要有朗诵会或者朗诵比赛,必然听到《再别康桥》,每每听到都觉得美,因为这首诗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每节都押韵,逐节又换韵,展现了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好像是摄影师一般,每一节诗都可单独入画,而且都能拍得出一个完整的画面。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树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诗人用富含色彩的词语, 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透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每一幅画面又都有了动态,给人以立体感。所有的画面是流动的,却又是安静的,这份美好,他不忍心打破。"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这些避开了人间烟火,创造出一种清新优美的意境。所以诗人都是轻轻地,一切都会因为这份诗情而变得美好。看着路旁的柳树,就想到了夕阳中的新娘;望着西天的云彩,也欲挥一挥衣袖;遇到星月辉映的夜晚,便思索谁会吹起别离的笙箫。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第3页 /(共10页)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创作于1989年1月,距离作者海子自杀时间只有两个月。怎么都不敢相信,两个月前留下如此温暖诗句的人,怎么就在那么短的时候里选择了与这个世界告别?

刚看到这首是整个人是暖的,这首诗赋予多少温柔和善良,他想要那种幸福,已经想象到了,欢呼雀跃地好像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同时内心虔诚的祝福每一个人获得幸福。我们为这首诗所流露的明亮与暖意而幸福着,也不得不为孤独的诗人而伤感,如果你明白他的心里有多渴望这份美好,你就懂得他心里的有多孤独。

海子短暂的一生,为爱情写下过无数美好的篇章,而他却被所赞美的爱情一次又一次地伤害。他一生向往远方,但远方却一无所有。但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然、安静、神圣、本质的诗歌行动,关心和坚信那些正在消亡而又必将在永恒高度放射金辉的事物。海子在这样的心境下写就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自然而天成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几乎成了被世俗所羁绊的人们心心念念的梦,道出了每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海子描绘的那个梦,是多少人想要的诗与远方。到了一定的年纪,你会突然明白,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再真诚无比的愿望,不过如此, 没有更好的了。

海子来不及实现的, 我们可以, 忙碌烦乱的时候,读这首诗,或许能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然后,我们会希望时间慢下来,会关注忽略已久的美好,会给疏远多时的朋友打个电话,会问问你好吗,问问自己幸福吗?

如果不开心了,如果有机会,去海边吧,就算已经错过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只要你愿意,就能感受到春暖花开的暖意。


3.《雨巷》(戴望舒)

第4页 /(共10页)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其实不只是邂逅,一位独自行走结着愁怨的丁香般的姑娘从另一个层面讲, 可能就是作者自己,隐喻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迷惘与感伤。

那是怎样一个画面呢, 读的时候你也许会想:

那是怎样的雨?是“无边丝雨细如愁”吗?

那是怎样的巷子?有“淡烟流水画屏幽”吗?

那又是什么样的姑娘?会“拣尽寒枝不肯栖”吗?

“今天一切都成往事,会是如歌会是如诗,怕没法遇“,这首诗里都是内心戏,她就那样撑着油纸伞,慢慢地走着,不知道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她好似从画中走来,又走成了一幅画, 就此别过, 是否就后会无期。

第5页 /(共10页)

因为《雨巷》特别想去江南走一走,倒不是想要邂逅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是迷上江南的雨天,迷恋这首诗里悠长悠长的雨巷,有诗一般的梦幻,有梦一般的缥缈。 杏花春雨,多少楼台烟雨中。

烟雨江南,一定如水墨画般美吧。


4.《门前》(顾城)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还要流浪

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

我们不走了

我们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

我们要乘着它

度过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

然而,它有历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们爱土地

我们站着

用木鞋挖着泥土

门也晒热了

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

墙后的草

不会再长大了

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

这首诗创作于1982年8月,作者顾城是朦胧派的重要代表诗人。

世人知道顾城最有名的句子莫过于《一代人》里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却最先喜欢上,也最爱这一句,“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也没有韵律或节奏,全然是一派自然的纯净,带着和煦的温暖。这是诗歌语言的最高境界。

无论土地,阳光,月亮,还是露水;无论草的种子,树的叶子,还是相对而站不说话的人儿,都那般安然美好,自在满足。你拥有我,我拥有你,没有言语,彼此懂得;没有言语,就那么安静的走着,也是那么的美好,好美到全世界都成为了陪衬。

第6页 /(共10页)

希望尘世间也如这首诗一样的人,我了解你的心意,你知晓我的心绪,我们只是静静地站着,什么都不说,美妙的感觉已经笼罩了你我。


5.《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春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创作于1954年,作者郑愁予,现代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

郑愁予的这首《错《极道鬼魔》轻舟煮酒2018最好看小说误》曾被评为“最具东方意味和古典色彩”“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的诗。

同为思妇诗,读到《错误》就会穿越到宋词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程垓唯一一首入选宋词三百首的词作,写出了最真切感人的思妇之愁。但是这比起这首词里内心极度失望,甚至由失望而悲切,最后不禁柔肠寸断。

我更喜欢《错误》所表达的情愫和画面感,一句句地读来,眼前仿佛出现了烟花三月的江南,和一个盼望归人的女子。不知道她一个人走过多少次那青石的街路,迎着晚霞,到街口看看他会不会从天而降。在家里,她也一定不时地竖起耳朵,听外面有没有突然传来他的脚步声。

意境佳,诗句美,篇幅短,但韵味深,哀而不伤。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真的很美,虽然是遗憾之美, 没有扼腕叹息, 给人更多的想象。

那么,愿这不是个错误,只是误了归期,愿等待者早日等来期盼的人。


6.《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

第7页 /(共10页)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这首诗创作于1980年10月,是席慕蓉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

起初《极道鬼魔》小说无广告以为这是一首上好的情诗,将它看成是一首女子写给男子的情书, 其实不是。对于情诗解读,作者曾表示过“有点犹疑”,但她同时也声明,诗人的解读只是其中之一,因为读者的解释也有权威性。

其实这首诗是作者想通过一棵开花的树,来表达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席慕蓉说,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

有一次席慕容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火车不断从山洞间进出。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山洞出来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

”那时候我差点叫起来,我想怎么有这样一棵树,这么慎重地把自己全部开满了花,看不到绿色的叶子,像华盖一样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刚要仔细看的时候,火车一转弯,树就看不见了。“就是这棵真实地存在于席慕蓉生命现场里的油桐,让她念念不忘。

经过成长、成熟、凋零;经过最美的时刻、最难忘的岁月、最热情的等待和最失望的错过。而这正是人生的丰富与真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里的主角。

既然诗人也允许我们将它当作爱情诗,那将下面这句悄悄写进情书里也并非不可吧——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第8页 /(共10页)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


7.《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这首诗创作于1977年3月,作者舒婷,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舒婷通过这首诗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她觉得男女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女性也有自己的尊严与独立,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爱情应该是势均力敌的,相互独立,我喜欢你, 这是纯粹的仰慕和敬佩,不管是始于颜值, 还是陷于才华, 忠于人品,我们相爱,但不依附,心灵契合,无言会意,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第9页 /(共10页)

所以两人相处,留点时间给自己,留点空间给对方,留点美好给距离。


8.《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创作于1971年,是诗人余光中所写的一首现代诗。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自然纯朴,虽笔调轻灵,但寓意悠长。诗中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无处不在的淡淡的哀伤,撩人心绪。

不管时间怎样变化,以那份不变的乡愁一直都在,从小时候与母亲的分别,到长大后与妻子的分离,再到母亲去世后的阴阳两隔,最后是一湾海峡阻断了团聚。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依恋,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或许成长并不可怕,但是分离却令人恐惧,“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把他乡当作故乡的人,心里,梦里都是故乡。有生之年,如果没有必须的理由,就不要离别。


9.《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10页 /(共10页)

这首诗写于1938年, 作者艾青。

喜欢这首诗,不仅仅是因为那句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篇土地爱得深沉“那种诗歌语言的质朴美,更多的是这首诗里表达出来的家国情怀, 炽烈的呼喊。

艾青出生于农村,从小就对土地有着血肉一般的情感。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民族的危机,民众的苦难,都给过或正在给着诗人以强烈的震撼,随着生活的颠簸,诗人到过上海、常州,又到过山西、陕西,深深地为北方的土地所感动。一直关怀着、思考着这片国土的诗人,对土地的感情更浓烈了。对于这片生育、养育自己的土地,对于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对于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对于这片正在燃烧着抗战烽火的土地,诗人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诗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火焰般的情感了,他要表达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强烈的爱……

山河破碎, 满目疮痍,诗人感情爆发地如此集中,这样浓烈,撼动人心。

对于土地的感情如何,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白, 对土地的爱, 既是对国家民运的担忧,是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浓烈的爱。诗人采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


10.《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创作于1935年10月,是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

断章,顾名思义,节选,此诗原是一首长诗中的四句,读来读去整首诗也只有这四句令诗人满意,所以便把它们抽取出来独立成章,因此标题为“断章”。明白如话,却清新入画,这首短诗让人让人印象深刻,画面感十足,这一断便成就了经典。

桥上的人恋着美好的风景,而楼上人则关注着看风景的人。也许是不经意间刚好一瞥,定格了一幅悄然凝视的画面。

这不经意间刚好一瞥,夜深人静之际,想必明月一定在她的窗前,而她则成了他渴望的梦。

谁是你眼中的风景,你有装饰了谁的梦?

生活不只有苟且, 还是有诗与远方。闲来读诗,以上十首,愿不负诗情。


版权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微信)15584544338



powered by 三寸人间 © 2017 WwW.mingrenteahouse.com